期刊介绍
《四川地质学报》杂志,创刊于1980,由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质学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51-1273/P,国际标准刊号:1006-0995,《四川地质学报》杂志为中文季刊,以促进发展为办刊宗旨欢迎地质学单位及其相关的作者踊跃投稿。【详细查看】
期刊导读
- 12/13地质学报论文写作方法(地质学报论文写作方法
- 12/09地质学报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地质学报计算机
- 12/07地质学报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参考文献格式是
- 06/23没有鱼鳍不会主动进食 重庆发现4亿年前鱼化石
- 06/23重庆发现4.36亿年前新鱼化石类型
百年巢县历史人物:吴绍青 · 韩安 ·王思敬 ·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吴绍青(1895-1980年3月),中国首批一级教授之一,著名肺病学家,卓越的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防痨事业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主编《实用内科学呼吸部分》、《实用肺结核治疗







吴绍青(1895-1980年3月),中国首批一级教授之一,著名肺病学家,卓越的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防痨事业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主编《实用内科学呼吸部分》、《实用肺结核治疗学》、《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应用》等著作。
历任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防痨协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结核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理事,美国胸科学会员。
吴绍青是黄麓镇上吴村人,上吴村隶属于芦溪村委会,位于巢湖市旅游观光大道北侧,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生态村,宜居、宜业、宜游。

韩安(1883-1961年1月31日),1883年出生于中垾镇西秦村,1961年1月31日因病去世。
韩安是中国出国留学生中第一个林业硕士学位的获得者,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林学家出身的政府官员。他最早向国人介绍世界各国林业概况,建议国家规定了中国第一个植树节,并率先创办了铁路沿线育苗造林、兵工造林事业。是我国著名的林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
文章链接:
1、重庆沙坪坝歌乐山有一栋中垾人韩安的公馆
2、中垾镇乡贤韩安先生,中国近现代林业事业第一人

王思敬,1934年12月27日出生于上海市,安徽巢湖市夏阁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体力学专家。
1963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地质与工程、地质与力学相结合的研究,为开拓工程地质力学和环境工程地质新领域,发展工程地质学理论做出了贡献。他长期从事水电、矿山、国防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工作,为若干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解决关键的地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三峡建设及黄河、金沙江、澜沧江若干水利水电工程及若干大型国防地下工程稳定性做了研究和咨询。在地下核爆炸及工程防护的地质论证方面取得成就。他曾出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主席团成员,担任过国际工程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曾任《工程地质学报》、《岩土工程界》、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等学术刊物主编。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励,获得国际工程地质学会最高学术奖Hans Cloos Medal, 在国内外工程地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克勤(1907年3月15日-2002年12月19日),安徽巢县黄麓镇军徐村人,地质学、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徐克勤从国立中央大学地学院地质系毕业后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39年获得中美“文化基金”资助,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留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1941年被选为美国Sigma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1945年回国后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1946年应聘为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1947年至1949年担任中央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49年至1984年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名誉系主任;2002年12月19日逝世。
徐克勤早年长期、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钨矿。1947年首次在湖南瑶岗仙发现大型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1954年首次评价了四川攀枝花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及发现铜陵新屋里(凤凰山)铜矿,当涂马山硫铁矿及南京岔路硫铁矿。1957年在赣南首次发现了加里东期花岗岩。1958年和郭令智在皖南发现雪峰期花岗岩。1935年和黄汲清发现印支期花岗岩。
文章来源:《四川地质学报》 网址: http://www.sichuandizhi.cn/zonghexinwen/2021/1221/368.html